一、停不下来的大脑
陈昕觉得自己越来越痛苦了。就算知道家里的门是锁好的,也忍不住去检查。心里的“万一”如影随形。
最近早上她6点就出门了,可是反反复复检查门锁好没有,得一直到7点30,然后才能去坐地铁上班。
明明上个月还只检查1个小时就可以了,现在生生多了半小时,她感觉自己要疯了。
也不知道那个临界值到哪一天。
她甚至怀疑自己得了精神分裂症,总是忍不住去查资料,脑子一刻也停不下来。
但凡同事多看她两眼,她都会忍不住想:“他是对我有意见吧,还是我哪里没做好,是不是之前的文件没有多检查几遍出错了?”
好不容易熬到晚上回到家,她也会忍不住回想白天发生的事情,一幕一幕就跟放电影一样,总是忍不住抓住什么,可又什么也抓不住。
她经常因为同事的一个眼神而胡思乱想,认为别人针对她。
越想越是睡不着,然后又开始刷手机,不熬到精疲力尽根本停不下来。
她也试过吃药、运动、听音乐......可是这些都只能暂时让她好过那么一点点,她依旧活在焦虑强迫的阴影下。
她越来越绝望,认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,说不定后面连工作也没有办法继续坚持了。
可是,她不甘心。
二、为什么运动和睡觉治标不治本
身边人都劝陈昕:“你睡不着啊?你试试运动啊?你晚上早点收拾好去床上就睡得着了。实在不行,你去医院开点药。”
可是对于焦虑强迫的她来说,她又何尝不想过上正常人的日子,她比谁都想赶紧好起来。可是这些办法就像给她了一个游泳圈却没有教会她游泳,当她在大海的时候依旧靠不了岸。
1、运动:暂时让人放松,但是念头还在
运动能促使人分泌多巴胺、内咖肽,这些快乐激素能让焦虑强迫的人获取短暂的愉悦,但是激素就是激素,很快就会过去。
运动是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,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,却不能从根本上矫正焦虑强迫。
就像陈昕坚持跑步了很长时间,她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,焦虑的念头至今没有得到减弱。她每天要出门跑步的时候,还是会忍不住检查门锁。
运动只是将沸腾的水暂时降温了,只要那把火还在,依旧会烧起来。
2、睡觉:身体休息了,大脑却没有休息
很多人都以为好好睡一觉就好了,可是焦虑强迫的人躺下来后,大脑依旧高度活跃,根本停不下来。
或许闭目养神,身体得到了休息,可是大脑却没有休养生息,反而变本加厉。那一个又一个的念头,那一幕又一幕的画面都浮现在脑海里。
陈昕也曾试过晚上9点就关灯躺下,可是她感觉夜深人静的时候,焦虑和强迫反而越缠越紧,那些担心那些念头越来越多地冒出来。白天可能没有引起她注意的事情,反而一个接一个地出来跟她“打招呼”,大有她不好好“安抚”它们,誓不罢休的架势。
睡觉是可以让身体休息,但是却让原本就停不下来的大脑更加活跃,也不能从根本上帮助焦虑强迫的人。
三、最好的办法——亦止法
既然这也不行,那也不行,那到底应该怎么办?焦虑强迫的人,他们的活路在哪里?
在《战胜强迫症》这本书中,李宏夫老师提出了“亦止法”,虽然特别简单,但是却是焦虑强迫的克星。
那么,亦止法到底是怎么回事?亦止法,通俗易懂地说,就是通过“亦是如此”这句话,对当下进行描述、标记的方式,保持觉知,使我们的心安住当下,从而消除强迫、焦虑等。
陈昕开始练习亦止法了,当她早上出门的时候,她在心里默念:“我现在要出门了,亦是如此;我现在正在扭转门把手,亦是如此;我迈出左脚了,亦是如此;我迈出右脚了,亦是如此;我关门了,亦是如此;我开始下楼梯了,亦是如此;我好像没有关门,亦是如此;我必须马上回去看看,亦是如此;我好像关门了,亦是如此;万一我没锁好门呢,亦是如此;我现在必须回去检查一下门是不是锁好了,亦是如此;我现在开始上楼,亦是如此;我到家门口了,亦是如此;我看到门是锁好的,亦是如此......”
陈昕通过坚持不懈地练习亦止法,她慢慢找到了心安的感觉,她发现那些困扰她的念头不断再减弱,而且焦虑的情绪也在不断变化。
她跟我说:“老师,我体会到心安了!”
四、亦止法为什么是最好的办法?
焦虑的强迫的人总是想解决问题,总是想赶紧走出来,忍不住就会去对抗,反而是陷入了焦虑和强迫思维的陷阱里。
你们发现没有,你越是告诉自己“不要想了”,反而更容易想;你越是去分析“门到底锁没锁”,反而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去检查。
然而亦止法就神奇在这里,它不是和念头对抗,而是一种“摆烂”态度,来慢慢弱化念头的力量。
就像火正烧起来的时候,我们不去添柴,火自己就会慢慢小下来,甚至是灭掉。
正是这种“顺其自然,无为而为”的态度,不去跟念头纠缠,更让我们活在当下,心回到了当下,强迫或者焦虑就慢慢自己停下来了。
如果你也正深陷焦虑或者强迫,不妨来试试亦止法,有时候,“摆烂”反而能获得真正的自由。
(推荐焦虑、强迫的朋友去看两本书《情绪自救》和《战胜强迫症》,按照书中方法练习,你一定会好起来的。)
金领速配-炒股配资皆-配资炒股开户-炒股配资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